|
想鼓勵孩子郊遊遠足,但小朋友容易疲倦,怎麼辦? |
文:CK | |
郊遊遠足是很好的親子活動,既可欣賞大自然風光,亦可在悠閒中飽賞充實的運動時間,讓眼睛心靈放放假,因此與子女親親大自然,是不少父母樂意做的事。然而,對於年紀較少的小朋友來說,遠足始終是體能消耗較大的活動,除了小心挑選遠足路線外,如何在途中鼓勵小朋友完成路程?我們集合遠足經驗豐富的爸媽們的分享,且看看他們的建議。 郊遊遠足的時候,小朋友容易疲倦,怎麼辦? 1)要鼓勵!小朋友的腳力其實是不錯的,身體又較輕巧,大部分小朋友也能夠走一段路程的。 2)最大的敵人是怕悶!要想方法吸引他們前行。爸媽們不要子女一說累,便立即抱。經驗所得,兩歲多的孩子,可走約半小時甚至更長,之後可以抱或「騎膊馬」;較年長的小朋友,如已行了較長時間,若因悶或疲累不肯走,可以讓他/她休息一下。 3)要跟孩子玩遊戲!可以玩「撿石子」,邊走邊撿,小朋友喜歡拋石子,每走廿五米或上二十級,就讓他/她拋一粒,這樣的鼓勵很有效。又或者帶一副輕便砌圖,走了差不多路程,就給他/她一塊,行程結束剛好砌完,大家都會很開心。 4)要讚賞!孩子完成路程,要讚賞他/她的努力。
|
|
10個快樂的習慣 |
文:Head | |
上星期和初小的同學們談「快樂」。他們有以下的分享: 「快樂是媽媽給我買一杯美味的珍珠奶茶。」 孩子的感覺是直接及單純的。聽著他們分享快樂,使我想起美國心理學之父、曾任教於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威廉 • 詹姆斯(William James)說過的一句影響深遠的話:「播下一個行動,收穫一種習慣;播下一種習慣,收穫一種性格; 播下一種性格,收穫一種命運。」可見,好習慣是多麼重要,它不但能決定我們的性格,更能改變我們的命運。快樂是很多人追求的目標,人活着最想快快樂樂,而快樂的生活源於快樂的習慣。你也有一些令自己快樂的習慣嗎? 哈佛大學推薦10個快樂的習慣: 共勉之! |
|
七個抗拒手機誘惑的方法 |
文:Head | |
「當我們將手機交給孩子的時候,我們不但改變了他們獲取資訊的方式,我們還改變了他們的習慣、人格、品味。」《請好好當父母》 《兒童科技評論網》總編輯沃倫‧巴克萊納(Warren Buckleitne)指出,家長應該負起教育子女平衡網絡與現實生活的責任,並建議用以下七種休閒活動來化替手機娛樂:
|
![]() |
25條創意問題了解子女在學校的情況 |
文﹕Katy | |
孩子每天放學,我們都想知道他們在學校的情況:今日開心嗎?小息和同學做甚麼?可是問題都是千篇一律,小朋友都不願回答。 曾任高中教師的美國媽媽Liz Evan設計了25條輕鬆、有趣、全面的問題,並上載到網誌與其他家長分享,反應熱烈,大家紛紛「偷師」。舉例說第12題,詢問為何希望該同學被外星人帶走,可引導子女為何不滿,家長可因應情況提供協助,更重要是了解自己的孩子。你也不妨試試吧! 25條問題如下: 1.今日喺學校遇到最好嘅事係乜?(或遇到最壞嘅事係乜?) |